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热门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三十四节 潘训倒台

第七百三十四节 潘训倒台(1 / 2)

苏俄对杨潮的这一举动最为关注,他们通过中国要求杨潮给他们解释,因为他们跟俄罗斯帝国之间可没有外交关系。

杨潮回答他们,他现在的身份是俄罗斯帝国的总理和沙皇骑士团的团长,他有责任保护她的国家和他的沙皇陛下,现在杨潮对于苏俄的侵略行为感到了威胁,因此他必须扩充手中的武装力量,用以保卫自己。

苏俄要求更多的解释,和不会将这些军事力量用来跟苏俄对抗,杨潮直接拒绝表态。

苏俄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他们在芬兰陷入了苦战,他们挑选了一个好时候进攻芬兰,11月,这都快到冬季了,芬兰那地方大半国土都在北极圈之中,他玛比苏俄还冷,这时候进攻芬兰,十足的作死行为。

而且史达林已经清洗了一大半中高级军官,五个元帅清洗了三个,剩下两个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都是过去史达林亲手组建的老骑兵第一集团军出身,一直是史达林的心腹老弟兄,可这两个老弟兄的思维却已经跟不上机械化战争时代了。

清洗元帅其实更具象征性,损害更大,可以说挖空苏军根基的,确实对大批军长和师长级别的军官的清洗,由于清洗了三大元帅,史达林对跟这些元帅有关系的中高层将领也不放心,凡是三大元帅工作过的地方,凡是做过这三大元帅部下的军官,统统都被清洗。

于是苏俄总共16个集团军中的15个集团军的司令和副司令员都被清洗,这15个集团军下辖的60个军的军长被处决,苏俄总共才67个军,剩下那个军自然就是史达林曾经统帅的骑兵军了。

更残酷的是,这60个军下辖的136个师长也被处决,苏军一共是199个师。

这种程度的军队精英流失即便是战争中也是很罕见的,事实上,苏俄在二战中,没有一个元帅死于战争,牺牲的军长、师长也远少于被史达林枪毙的。

当德军兵临城下的时候,神奇的是前线指挥着75万大军的司令,战前竟然只是一个团长。

即便是逃过清洗的朱可夫等优秀将领,其实也严重缺乏经验,后来晋升为元帅的华西列夫斯基,战前不过是一个刚刚晋升的少将,战争打到第二年的时候才晋升为中将,当史达林想将他提拔为方面军司令的时候,不得不紧急将他提升为上将。

芬兰战争打的胶着的时候,朱可夫前去视察,不得不感叹,地城市病表现的极为英勇,但是军官的素质实在太低,朱可夫发现许多师长竟然只是刚刚提拔的尉官。

芬兰只是一个人口200万的小国,而且没有杨潮这样的金融大鳄给他们招募雇佣兵,竟然也让苏军如此被动,史达林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他是跟杨潮的军队交过手的,沙皇骑士团的雇佣兵们,都是自愿参加,作战意志顽强,最主要的是军官素质一般都比较高,要么是上过一战站场的老兵,要么就是预备役军官,军纪又十分森严,武器还极为精良,因此史达林对杨潮是十分忌惮的,在苏军陷入苦战之际,他非常不愿意看到杨潮在他背后搅风搅雨。

可他又不敢在这时候增强西伯利亚的兵力,苏俄在新西伯利亚等地驻扎了50万大军,总共是三个集团军罢,往芬兰派去了50万大军的情况下,史达林如果增兵西伯利亚无疑要削弱在波兰的驻军,那里可是跟德国接壤的前线,史达林不敢不顾及德国人的突袭。

所以他只能采取外交手段,大清洗之后上台的外交委员莫洛托夫,紧急飞往中国,跟中国政府磋商。

中国政府表示十分无奈,同时也表示了对苏俄入侵芬兰的关切,反而要求苏俄停止错误的军事行动。

外交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史达林想到了他跟杨潮的“友谊”,他可是送了杨潮两个高中生做情人的。

于是立刻将其中一个派往伊尔库茨克,另一个作为人质扣押在了莫斯科。

潘训性格复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式政客,迷信权谋,原本这次欧洲战争,是他一次很好的作秀机会,但是因为跟富强党的政争,让他无法从容的站出来。

他之所以禁止向欧洲出口武器,就是因为那些军火贩子,一项都是富强党的铁杆,让他们发财只会增强李富安和王求的实力。

但是随着欧洲战争的形势发展,英法不断的游说中国政府,希望能从中国得到武器和资金支持,但是潘训打着严守中立的态度,继续执行西班牙内战期间的武器出口禁令。

这打击的是富强党最核心的机器制造业的利益,李富安跟王求经过密切磋商之后,决定发动一次机器业工人总ba工。

ba工总指挥由王求担任,李富安则组织了一个叫做战时工业生产促进会的民间组织,但是这个民间组织势头及其猛烈,山东和东北几乎所有的重工业企业第一时间加入,上海的机器制造业企业踊跃加入,广东重工业企业同样积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