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速度和速度记录,在杨潮这个实用主义者眼中,除了用来哗众取宠,取悦观众外,也就只有广告效应了。
英国人1851年世界博览会上的时候,用蒸汽机车还跑出过100公里时速呢,除了让不明觉厉的观众概叹大英帝国的技术十里外,影响不了英国全国铁路上那些以30公里时速奔跑的火车。
德国人在山东建造的胶济铁路,最初的设计时速是60公里,最近几年才达到了这个速度,而且依然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全世界能以100公里以上时速运行的铁路网,几乎还不存在。
西门子改造的津浦电气化铁路,运行时速也不过70公里,就已经很惊人了,这比胶济铁路才提高了10公里的时速,而胶济铁路是1898年就完成设计的,用了25年时间,才提高了区区10公里,铁路总体速度的提升,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从专业角度来讲,如果能将铁路进行改造符合要求的话,100公里的运行时速,理论上是能够达到的。”
汉斯沉思了片刻对杨潮说道,他认为西门子的技术力量,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只是100公里时速对普通铁路没有什么意义,对以货运为主要盈利业务的铁路,载重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因为通过增加铁轨重量,可以很轻松的将运力提高一倍,而为了增加速度,将铁路线重新翻修一遍,付出巨大成本的情况下,可能只能提高十分之一的速度,得不偿失。
但单从技术来讲,西门子的电力机车跑到100公里时速,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要想将现有技术变成现实,还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后才能推广,要解决的问题多了去了。
因为对于电力机车而言。动力根本就不是问题,通过增加线圈堆积马力很容易,就算是在堆积不上去,大不了多加几个火车头就是了。最大的问题是。在高速形势下的列车平稳问题,这却不是西门子的强项,而是机车厂应该解决的技术。
“那好,你们去进行论证和试验吧,需要我帮忙配合的地反尽管说。”
杨潮得到汉斯确定的保证后。就已经很满意了,要让现在的铁路竞争过新兴的汽车,唯一的方法就是高速铁路,美国铁路之所以没落,就是发达的汽车业和公路网的结合,杨潮并不想扼杀汽车业,只是灵活的汽车运输对铁路运输的优势太大了,支持一下铁路发展还是必须的。
公路运输的优势不在于效率,不在于成本,而在于灵活。因为一列火车要准备上千吨的货物才可以起运的时候,汽车只要装个几吨十几吨就可以出发了,等待货物的时间上,是火车的几十分之一。
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铁路的效率,但是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只能从速度上解决问题,速度是铁路致胜的关键,因为铁路不需要顾及路上的拥堵问题,不需要考虑让路的问题,一条铁路上就跑着一列火车。这是专门为他们修建的道路。
尤其在客运上,准点、快速至关重要,准点问题通过管理已经基本解决,并且越来越越优化。一旦铁路能达到100公里的时速,就将彻底将汽车客运竞争下去,起码可以做到平分秋色。
“我们希望跟机车厂甚至铁路公司合作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汉斯说道。
杨潮道:“没有问题,我可以牵头,让你们跟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一个技术团队。如果你们想跟四方机车合作,也没有问题。只要你们能搞出技术。我不会吝啬投资的,山东的电力铁路网是一个大市场。”
5000多公里的电力铁路网,确实是一个大市场,一个难以拒绝的大市场。
汉斯立刻表示:“四方机车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跟我们也有长久的合作,当然铁路总公司的实力也很强,我们三方组成的团队,一定能解决您需要的技术问题的。”
汉斯说道。
其实引入四方机车并没有多大必要,因为随着克虏伯中国资产的合并,四方机车再次回到克虏伯的产业中。而美国人撤出烟台的时候,他们留下的数家机车工厂,都被中国铁路总公司收购了,詹天佑的打算是拥有自己的机车制造产业,可以逼迫德国人在价格上让步,拥有铁路车辆的定价权。同时收购这些机车厂,也让铁路总公司在车辆维护上补足短板。
因此铁路总公司就能提供车辆和铁路的一整套技术服务,跟西门子组成联合团队就够了,但是作为德国人,汉斯还是更希望跟四方机车合作,克虏伯也可以在德国调动更大的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