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热门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365章 沈万三就是个弟弟!

第365章 沈万三就是个弟弟!(1 / 2)

“……呜呜……”

柳如烟被柳如云捂住了嘴巴,呜呜呜的说不出话来。

她只能使劲的对柳如云眨眼,表示自己知道了,坚决不说。

可她还是想不明白,自己要来追随赵敏,不就是为了接近朱瀚吗?

现在四下无人,两人难道连真话都不能对彼此说了吗?

柳如云狠狠地瞪了眼自己的亲妹妹,恨恨的提醒道:“你如果没有脑子,那就少说些话,赵敏是英王殿下的女人,她是我们的主人,你认为她愿意我们靠近英王吗?”

女人都是善妒的,尤其是面对男人时,朱瀚那么优秀,谁不想一人独享?赵敏又岂会带着妖艳贱货靠近朱瀚?

柳如云认为,她们能从福利院中走出来跟随着赵敏已经是一只脚迈进天堂的大门了,还妄想一步登天的靠近朱瀚?

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果柳如烟不是她的亲妹妹,就算柳如烟死在外面她都不带管的。

看着还懵懂的柳如烟,柳如云再次提醒道:

“你我姐妹在福利院中,我还能照顾你一二,可现在我们跟着主人,而且又不在一起,很多事情我并不能保护你,所以你一定要少说话,多想多看,万一说错了话或者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你死了都没有人管!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还是罪臣的小妾,你明白不明白?”

又是死,又是不管,柳如云的提醒着实让柳如烟有些害怕了,她心中的恐惧,促使她记住了柳如云的提醒,一个劲的点头想说话又用手把嘴堵上,一个劲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唉,自己的这个傻妹妹!”

柳如云很是无奈,早知道当初心狠,把柳如烟丢掉就好了啊。

……

赵敏新收了两个女人跟着她一起干活,而且还是俞通源和俞通江的小妾,这个消息赵敏并没有瞒着朱瀚,于情于理他都应该知晓这件事。

朱瀚听到后,并没有在乎什么,只是对赵敏说道:“俞通源和俞通江两人是我的老下属,他们死了但我答应他们帮忙照顾好家人,既然这两个人被你选上,那你就好好用,如果不行的话,你自己看着安排。”

俞通源和俞通江和朱瀚有点香火情,但他们两个的女人和朱瀚并没什么关系,如果是他们的正妻或者孩子,朱瀚说不定还会让赵敏帮忙照顾一二,但小妾……朱瀚哪里管得过来?

赵敏是聪明人,她知道如何收买人心。

“我还担心你大发慈悲,对她们都进行帮助呢,看来是我想多了。”坐在朱瀚腿上,抱着朱瀚亲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王爷,要不要奴家好好奖励你一番?”

“不了不了。”

朱瀚连忙拒绝,然后说道:“晚上我有别的事,不能陪你。”

这些日子,刘三娘就像打翻了醋坛子一样。

如果再加上一个赵敏,那岂不是把自己都给榨干了吗?

虽然身体好,但也要节制呐。

……

第二日,朱瀚闲来无聊,于是带着家丁准备到南城去转转,赵敏要对南城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漂亮的小阁楼,如果做好了,肯定会引起一定的热潮,到时候整个应天府的房屋改造生意,岂不是都归了赵敏?

当然,这其中也有朱瀚的功劳,水泥和钢筋这可是紧俏商品,如今大明各地都在搞建设,钢铁的产粮一直上不去,水泥和钢筋的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朱瀚到南城,看到已经有一部分的空地已经开始挖地基,进度比较快的地方院墙都已经垒起来了,朱瀚当即便明白赵敏的意思,她没有直接对南城进行拆迁,而是先改造一批,腾出来一定的空房子,然后再拆、再建,今年的应天冬天不是很冷,盖房子倒也合适。

视察一番后,朱瀚很满意,赵敏并没有贪多,依旧在量力而行,但这种慢腾腾的方式不会持续太久,一旦被人察觉到城市改造带来的收益,找赵敏的人便会蜂拥而至,到时候赵敏想慢都慢不下来,到时候对赵敏就是另外一番的考验。

正在转悠的时候,朱瀚看到了正朝着自己走过来的沈万三。

“英王殿下……”

沈万三快步走来,想要鞠躬致礼,却被朱瀚制止:“我今天穿了布衣,不用执礼,沈老板有什么想和我聊的,直接聊就是。”

“是。”

沈万三走到朱瀚身边,对朱瀚夸赞道:“英王,您派来的赵老板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我还在衣食上努力深耕,她便后来者居上,走在我前头了啊。”

朱瀚却说道:“衣食住行是民生大计,无论抓住哪个行业都会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商,沈老板也不必羡慕,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她也成长不了这么快。”

听到朱瀚的话,沈万三立刻明白过来,朱瀚这是在说他做生意给赵敏挖坑这件事呢,听到后沈万山哭笑不得,但也很诚恳的道歉:“做生意习惯了,谈判的时候只想着给自己捞好处,事后我反应过来,想弥补自己错误时,殿下您已经把我给坑进去了,殿下才是最会做生意的人,沈某佩服。”

“少来这套!”

朱瀚可不会听沈万三的解释,直接对他说道:“你是商人,但你是大明最顶尖的商人,你除了推动大明商业发展的这一任务,也有其他义务,你在经商时要发挥你的带头作用,多多为百姓做贡献,而不是赚钱丰满自己的腰包!沈万三,你做生意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你的天赋是分不开的,但也吃到了大明发展的红利,利润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从百姓身上得到的?要学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赚更多没用的钱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