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热门小说网>其他类型>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第218章 人尽其才(6k)

第218章 人尽其才(6k)(1 / 2)

姚古治军有方,兼朝廷催兵甚急,十万大军浩荡过境,意外没滋扰百姓。

杨长行至洪洞县时,姚古的前部主力已至霍邑,只有少量军队留在后方缓行,他们要配合水军运物资。

当时盛夏,河水上涨。

姚古对三阮的水军,并不能做到完全放心。

特别南北关之间那段峡谷,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行船困难,不得不派人‘保护’水军。

若是辎重出现问题,姚古这仗就不必打了。

宋朝实行募兵制,而且以文官为主帅,又因为国家经济条件好,便以即时赏赐财物的方式,鼓励士兵英勇杀敌。

这种金钱奖励的方式,逐渐在军中约定俗成为陋习。

士兵若是在战争中立功,可以光明正大索要赏赐。

所以姚古所携带的辎重,有相当一部分是金银珠宝,是作为战争激励条件存在。

杨长到汾水旁巡视,正巧遇上阮小七在调度船只。

这厮刚看见杨长,就一脸神秘靠上前,小声说道:“哥哥,姚古带了几船财物,小弟要不要故意弄沉两艘,然后再让弟兄们下水捞,咱们总不能白帮忙”

“算了。”

杨长凝眉,肃然回曰:“金军此时军力强大,需要宋军帮着消耗,也算帮我们出力了,另外,我不屑偷偷摸摸,别忘了咱们身份已然转变,大家不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人,别再像梁山那样恣意妄为。”

“是”

“对了,南北关那一段水域,有几处急弯与暗礁,你要选操船的好手,把船平稳驶入汾州。”

“哥哥放心,咱又不是第一回。”

看到阮小七猛拍胸口,杨长表面上点头肯定,暗地里却在思考人选。

他准备派一支水军全程跟随,既能帮姚古运送钱粮辎重,又可以掌握这一路的情报,属于一箭双雕之计。

阮小七胆大,阮小五敢干,唯独小二稳重。

杨长赶到阳凉南关,再次与姚古见面的时候,阮小二正好与朱仝也在,两人是从临汾全程跟随至此。

姚古穿越平北期间,发现三阮麾下船只简陋,但水手却个顶个好。

再见到杨长,姚古刚刚与他行礼问好,跟着就找他借人。

“杨将军,你麾下水军很不错,能否借两千跟我北上?等到将来收复太原,也能算你一份功劳。”

“姚将军,末将这些水军,以前多是渔民,水性虽然不错,但战斗力就”

“放心,不让他们参战,就只负责运输。”

“那没问题。”

杨长言罢看向阮小二,正色说道:“刚才都听到了?你挑两千好水手,跟随姚将军北上。”

“是。”

“杨将军真爽快,事后本将向枢密院请功时,会帮平州申请一批军费,你们的船过于小,也过于破旧了些,只怕经不起大风浪”

“那敢情好,平北刚经历战乱,哪有余钱造战船?这都是从金军处缴获,以及征用的渔船,对了”

杨长话锋一转,提醒姚古说道:“我已让威胜的驻军,开赴太谷水峡谷佯攻调动,尽量引走太原守军注意力,将军可趁机拿下汾州,不过粘罕用兵十分老练,将军千万要小心,切记不可催兵冒进,折可求就吃了大亏。”

“杨将军已派人佯攻?记得威胜驻军仅有万余,你此时既来平北军(平阳府)见我,谁在威胜负责佯攻牵制?”

“末将麾下统制,豹子头林冲与屠龙手孙安,他们皆谨慎善战之将,必无差池”

“江湖上的名头,姚某并不怎么看中,我更相信杨将军本人,本将不用你在此作陪,快回威胜亲自指挥,咱们一起打场大胜仗。”

姚古拍着杨长肩膀,眼神中写满脸坚定。

“既如此,我马上回威胜。”

“这样最好!”

“杨节度,我送送你。”

“嗯。”

朱仝把杨长送到关下,瞟看着上方关楼,问道:“三郎好意来此迎候,他却反客为主赶人,这姚古忒过无礼”

“他也是求胜心切,既然他在北平守规矩,我帮帮他也无妨,何况威胜确有急事,眼下麦熟待熟之际,姚古若能拿下汾州,军粮补给便可就地取材,伱代为转告小二哥,让他注意保存水军,切记不可逞强。”

“我省得的。”

“嗯,军情紧急,我便走了。”

杨长言罢即转身向前,往关外仇琼英位置走去。

“走吧。”

“到霍邑挨个巡视,还是去临汾见剑萧让?”

“都不用,直接回威胜。”

“啥?这就走了?”

仇琼英以为能多待些日子,没想到刚到没巡视就要往回走,于是蹙起秀眉嘟囔着:“什么事这么着急?要不过多待几天?咱们难得单独出来一趟”

“娘子想待在平北?为夫要回威胜指挥佯攻,你玩几天自己回去?”

“威胜有仗打?那奴家待在这儿作甚?快走”

几天后,杨长刚回到威胜城中,武松就送来林冲军报:

突合速所部万余兵马,已秘密撤出谷北盘陀,这几日一直虚张声势,哨探通过抓到的舌头交待,西路大军正在北撤,金军似乎准备放弃太原,而元帅粘罕已离开多时。

杨长看完军报不说话,武松便小声提醒道:“斡离不已撤军回燕京,朝廷既然反悔不愿割地,粘罕估计不会死磕太原,此时回兵云中很合理,看来姚古就要立功了。”

“金人狼子野心,哪会这么容易撤走?”

“三弟的意思,粘罕在用计使诈?”

“不知道。”

杨长蹙眉摇头,他对靖康之耻细节不清楚,但却知道两路金军会师汴梁,也就是粘罕还是回拿下太原,所以比更任何人都清醒。

“这情报要不要知会姚古?”

“暂时不要知会,我怕姚古轻兵冒进,传令加大侦察范围,先派骑兵越境试探,我不相信粘罕会走。”

“好吧。”

武松看到杨长如此坚决,一边点头回应一边追问:“若是金人真的撤了,咱们要不要派兵占些城池?我听闻焕章讲过太原历史,此地可是三晋重镇要地,三郎将来若是自立为王,太原应当首先收入囊中,先浑水摸鱼拿几个城池不亏”

“亏是不亏。”杨长苦涩笑道:“咱们现在力量不够,拿下城池也未必守得住,再耐心等一等,必须要重创金人一次,咱们才能主动扩张。”

“还要等多久?”

“应该快了”

杨长原本不敢确定,但既然用大豆种出土豆,不缺粮食就能扩充队伍。

等收了杨德那两亩土豆,杨长准备全部拿来做种子。

趁着夏秋之交农闲的空档期,在绵上、沁源两县进行定向种植,等到入冬前就可收获第二季,次年再向两州全面推广。

六月注定是個忙碌的月份,对外军事侦察佯攻持续不停,内部小麦、土豆、大豆排队成熟,老百姓都顶着烈日收割。

姚古要杨长亲自指挥,这厮根本就没当回事,他的关注点只有土豆。

六月下旬,姚古在汾州与金军激战之际,杨长则亲自带着一队士兵,来到到威胜西郊挖土豆。

由于人多力量大,两亩土豆半天就挖完。

杨德在山下田里割麦,看到一筐筐土疙瘩不停往山下抬,心说这玩意儿得有多少?不就种了两亩地吗?

他好奇放下镰刀,走到路边一看惊呆了,竟有满满二十来筐,保守估计有数百斤重,而大豆亩产才不足百斤。

“三郎,这些都是我家地里挖的?一箩筐能装三十四斤,你这里得有”

“约么八九百斤。”

“嘶”

杨德满头汗水,却倒吸一口凉气,咽着口水追问:“这土疙瘩是什么?怎么会有如此大产量?这玩儿真是能吃的?”

“不但能吃,而且味道还不错,晚上和婶子到我家来,侄儿做给你吃。”

“三郎还会做?莫非认识此物?”

“呵呵,近日有仙人入梦,告诉我此物名为土豆,仙人还告诉我种植方法,晚上一起告诉五叔。”

杨长不能说自己穿越,便用这样借口搪塞众人。

杨德丝毫不疑。

“土豆?原来也是豆类?以后不用大豆培育?”

“第一批是种大豆来的,但后面就要用土豆作种,侄儿打算在威胜大面积种植,所以您这些土豆都得充公做种。”

“三郎全拿去就是,既然这土豆亩产数百斤,要在威胜大面积种植,应能弥补小麦减产影响,我杨德义不容辞。”

“呵呵。”

杨长神秘一笑,悠悠说道:“这些土豆多如鸡蛋大小,是中途没有追肥增产之故,若是多花些心思好好培育,长到拳头大小都有可能。”

“嘶”

杨德再次震惊,喃喃说道:“拳拳头大小?那亩产得多少?”

“两千斤!”

杨长竖起两根手指,坚定说出这三个字,直接让杨德呆在原地。

若不是古代种子、肥力等条件限制,土豆如果用现代技术种植,亩产八千、一万也不稀奇。

当然,两千斤已经吓呆杨德,若是告诉他能出万斤,估计当场就会晕过去。

此时威胜的主粮小麦,用肥沃良田外加精耕细作,亩产最多可达四五百斤,最关键不能有极端天气,也极容易被病虫害影响。

而土豆喜光、喜冷凉、耐寒、耐旱、耐贫瘠,绝对是打败饥荒的神奇粮食。

新麦、新面、新土豆。

杨长叫人杀几只鸡,回家之后便亲自到厨房忙碌,做了众人熟悉的地锅鸡、贴锅饼,但配料却是陌生的土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