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人性的贪婪,国君更替之中对官员的约束下降,从上到下的层层盘剥会变本加厉,当百姓的利益,不断被自上而下压缩到极限后,他们必反!”
李青点头,这些他也有所明悟,但道衍说的更透彻。
“大师高见。”
“呵呵……”道衍笑笑,“说完了百姓,再说说官吧!”
“自古文武不两立,可以说,自王朝建立之日起,文臣武将的矛盾就开始了;
文武之争,说白了,就是权势之争,也作利益之争。
江山是武将们打下来的,所以在建国之初,文臣大多不是武将对手,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多久。
因为治理天下,需要文臣!
当此时也,文官必和武将争权夺势,当然,武将也会反击,但随着开国功臣的逝去,他们的影响力会严重下滑;
在此期间,如果武将豁得出去,便会造成大动乱,如果没有,那么武将集团必须做出妥协。
而作为皇帝,是绝对不会让武将豁出去的,因此,历朝以来,文武之争,都是以文臣胜利而告终。”
道衍长长吁了口气,笑道:“以上种种,便是贫僧对天、地、人的诠释,永青侯以为然否?”
李青苦笑点头:“大师高见。”
道衍把所谓的大势,讲得尤为透彻,可正因为透彻,才更让人绝望。
至此,李青总算彻底明悟了师父的话:大势不可逆,需顺势而为。
……
两人聊了许久,期间,李青请教了很多问题,道衍是一个智者,基本都能解答。
在此过程中,道衍对李青也惊为天人,因为李青的很多理论,虽然太理想化,根本无法实施,却异常惊艳。
一直到暮色降临,李青才结束话题。
道衍叹道:“若有一天王朝覆灭,当新的王朝建立,重新制定秩序之时,永青侯的这些理论,未尝不能实施。”
李青怔了一下,轻轻点头,随即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青获益匪浅。”
“永青侯客气。”道衍也跟着笑道,“其实也不用悲观,这个世界一直如此,都是在从好变坏,从坏变好。”
“阿弥陀佛。”道衍打了个佛号,来一句很有很有哲理的话,做结束语:“它会好,也会坏,它会坏,就会好;
四季交替,王朝更迭,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
翌日。
李青去见了三宝。
这些年三宝一直在海上漂泊,每次回来都会立即忙着第二次出海,这次,朱棣给他放了半年的假。
朱棣嘴上说着心疼三宝,实际上是欲扩大规模,让三宝再督造些舰船。
多年的风吹日晒,让三宝看起来老了许多,刚四十岁的他,看着跟五十岁似的。
三宝将他迎进客堂,让下人备上酒菜,二人吃喝叙旧。
李青举杯笑道:“三宝你这一番功绩,必将名垂史册。”
“都是皇上雄才大略。”三宝举杯和他碰了一下,矜持道,“换了旁人,不见得比我差。”
“哎?功就是功,何须妄自菲薄。”李青饮尽杯中酒,笑道,“海上生活如何?”
“大海波澜壮阔,浩瀚无垠,百看不厌啊!”三宝放下酒杯,“先生若有机会,三宝真想带你去看看。”
李青苦笑:“怕是没这个机会了,皇上恨不得让我天天干活,才不会让我去呢。”
他也没想着出海,抽不开身是一,主要还是出海一趟得两年多,太耗时间了。
他的时间多,但三女不一样。
“说说海上的事儿吧。”李青笑道。
“这可就多了。”说到这个,三宝来了劲儿,“通商贸易太过枯燥,给先生说说打海盗吧。”
李青点头,“海上的海盗多吗?”
“去那么多国家,哪能一直风平浪静啊。”三宝笑道,“除了打海盗,我还要代表大明,帮着小国调解争端,宣扬国威的同时,还要促进各国和平,可不光是贸易。”
……
三宝孜孜不倦地说着打海盗,以及与各国交流中发生的趣事儿。
他说的兴致勃勃,李青听的兴致勃勃。
一场酒,二人喝了两个时辰才结束。
三宝遗憾道:“真想带先生、太子去海上,分享三宝的所见所闻,让你们也看看海洋辽阔,那等壮观景象,非言语能够表述。”
“以后总有机会。”李青笑笑。
——
朝堂风平浪静,老大干活,老二挑老大毛病,朱棣统筹全局。
争嫡依旧在继续,但都是在朱棣制定的规则中进行博弈,建都、通运河的工程也进行的有条不紊。
李青见有他没他没区别,便向朱棣请了个假。
其实,朱棣开始是拒绝的,后来李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朱棣就同意了。
他这次请假,不是为了带着三女游山玩水,而是想去之前的道观,看看师父在不在。
距离朱棣进京已经十年了,十年来,师父张邋遢一次面都没露过。
李青想老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