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热门小说网>都市言情>一路青云> 第1841章 新港教育枢纽

第1841章 新港教育枢纽(1 / 2)

对华国这样一个拥有近千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有十二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天然就是一个大国。华国的高速发展,可以看成是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市场红利,而改革是最重要的,只有改革了,打破了壁垒,其他的要素才能发挥作用。

但这些红利迟早都会消失的,华国发展的越快,红利消失就会越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人口红利,但是以内地的计划生育政策,最多二三十年以后,人口红利就会消失,届时内地要面对的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从红利到负担,转变就是这么快。

但生育政策也不可能很快取消,毕竟十二亿人口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负担也是很大的,国家承担不起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后果。

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扩招,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内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因为二十年后,内地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超过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适龄人口中,有一半的人进入了大学,而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这些人来说,他们肯定无法接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和低廉的薪酬,这就让劳动密集型产业潜在的劳动力直接削减了一半。

加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吸纳大量的适龄人口,这就导致愿意从事单调、重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工厂经常会出现用工荒。

但高等教育的爆发式增涨,也确实让内地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提高。苹果公司在回答为什么在内地生产苹果手机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只有在内地,才能够找到足够数量的技术工程师。手机代工不算什么高技术,但精密生产却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没有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内地大概也很难拥有这么多的工程师,产业升级会更加困难。

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看,内地高等教育的爆发式增涨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毕竟两年翻一倍,一年扩大一百座高校,这样的扩张有违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而这种粗暴的增长方式,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难免良莠不齐。稳健派担心高教资源问题还是很现实的。

不过,对现在的政府来说,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有很多现实意义。这两年内地经济增速下降,既有周期性的原因,也有结构性的问题和改革的问题,国企改革攻坚是打碎经济发展的枷锁,激活经济发展的潜力,从长远来看非常重要。但对眼下来说,还要看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

出口方面,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日、韩、东南亚等国货币贬值,而牢牢钉住美元的华元就相对升值了,升值的结果就造成内地生产的产品相对日、韩和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在价格上竞争力下降,虽然出口依然在增加,但增速下滑,势必对经济增速产生影响。

投资方面,投资增速不慢,但受到国企改革的影响,财政也比较紧张,虽然政府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受财政紧张的影响,财政扩张的规模也是有限度的,而且仅仅靠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并不是长久之计。

相对来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是比较健康的,政府也一直在想办法刺激大众消费,提出新的房改政策,推动房地产的发展是一方面,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也与此有关。

据统计,内地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消费占到了家庭消费的百分之四十,可见内地家庭对后代教育的重视,所以政府希望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带动消费经济,有人甚至喊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口号。当然,这个口号争议较大,后来也被收回了,但是在这两年,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市场。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拉动的消费也不仅仅是高校收取的那些消费,每年新增五六十万大学生,这个群体进城以后带动了消费。另外高等教育扩招,也让考大学成为热门话题,如果说以前适龄人口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会报考大学,那么在毛入学率和高考录取率都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报考大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由此带动的消费就会波及到整个高中,乃至初中学生群体和相关的家庭,而这个群体包括了数千万中学生和数千万家庭。这才是高等教育大众以后真正的影响,以前考大学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情,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以后,则会成为所有人的事情,而其中的一部分人则会继续追求更加好的教育,对教育培训市场、出国留学市场都会造成影响。

另外,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也能帮助减轻当前的就业压力。这两年社会最大的矛盾就是下岗职工的问题,下岗职工、农民工和待业青年造成当前的实际失业率非常高,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后,高校每年多吸纳五六十万适龄青年,高校扩招的同时,中学的规模也会扩大,一部分原本会进入社会就业的青年会进入高中和大学,加上扩招以后创造出的就业岗位,每年将减少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就业需求。

梁建武能够担任新港办,自然是知道这次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背后的争论、博弈和决策的背景,所以包飞扬在新港联系几所大学的时候,他才会特别关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