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公司合作,最常用的方式是炒作,以此达到提高人气目的,炒作的方式包括合作、组cp,炒绯闻。
这种方式虽然十分的常见也很老套,但是效果还是有保证的,而且还有好控温的优势,一旦发现风向不对或者效果不理想,完全可以单方面叫停。
可千万不要高估了娱乐圈从业人员的节操,哪怕是公司层面的合作,哪怕是社长级的决定,在合作过程中仍然是充满了尔虞我诈,真正能做到真心合作的只是极少数,会真心为对方着想的根本就不存在。
或者说在合作的过程中合作的双方也是竞争对手,能获得多大的好处就得看你有多大的能力和付出。
像这次s和c-jes这样的资源互换的合作方式,在娱乐圈并不多见,而且就算是互换资源也是交易范畴的,绝对不会打上合作的标签。
金英敏对c-jes在影视方面的资源垂涎已久,s虽然在很早以前就有进军影视圈的计划,不但投资电视剧试水,还培养了不少演员练习生,甚至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还弄出了sc≈ap;c这个独立的子公司。
s的目的就是行程娱乐圈的产业链,自己就能完成各方面的互补,之所以是成立一个独立子公司而不是成立一个部门,完全是因为s当时遭受的阻力非常大,混影视圈的巨头当然不希望有人分蛋糕吃。
所以只能采取这种有些自欺欺人的方式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但是结果是钱和资源没少砸,却收效甚微,而且子公司旗下的艺人还一直不希望合并,最重要的是原因是子公司和总公司在合约上是有不小差距的。
当金英敏发现子公司这步棋已经废了,就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继续让子公司独立运营,然后重新把开拓影视圈版图的希望寄托在总公司上。
只不过因为几次投资都没能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股东们几次都拒绝了s在影视圈投资的提议,而且就算s想以金主的身份闯荡影视圈也不太现实,那几个巨头绝对会给s制造很多麻烦。
当初c-jes之所以能在影视圈打下一片江山,完全是因为另辟蹊径的选择,从特型演员入手,以配角为主攻方向,这让影视圈的几大巨头有些麻痹大意,而且就算制造麻烦也不太好下手。
等c-jes的特型演员大军成型了,再想阻止根本就来不及了,其实影视圈缺的永远都不是主演级的演员,更不是迫切想要出名上位的新人,更不是那些混迹底层的群演,而是既能成为演技担当,又能成为角色亮点的配角,特别是特型配角。
c-jes就是靠着配角大军,经过几年积累,然后以蛮不讲理的方式在影视圈打开了缺口并且立住了脚,虽然影视圈的几大巨头都高呼大意了,但是他们也明白,就算没大意想阻止c-jes也不太现实。
不是这几家不知道特型演员的主要性,更不是他们看不上配角,而是相比于特型演员和配角,能充当主演的演员才能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利益,不但捧出一个性价比超高,而且还能在其他方面给公司带来不少的好处。
开公司不是为了做慈善,以赚钱为目的当然要选择最赚钱的方式,能像c-jes这样有赔上几年钱甚至把几年资源都压上的公司根本就不会有第二个,赚到手能花出去的钱才叫钱,赌前景和未来其实很多时候都跟赌博差不多。
s目前虽然没有非常出彩的演员练习生,但是s完全可以把高人气idol当成演员来用,虽然s在idol转型这方面一直都做的不太好,但是正因为如此金英敏才要继续尝试,如果这方面能做出一些成绩,那他金英敏在股东大会上说话也能硬气一些。
如果说金英敏对c-jes的影视资源是垂涎三尺的话,那张勇健对s的idol项练习生的培训系统则是恨不得立刻据为己有。
在刚接手c-jes的时候,张勇健觉得s最强的地方是经纪人团队和艺人助理,或许从管理公司层面来看这么认为没什么毛病,但是s真正赖以生存让它可以稳坐第一巨头宝座的凭仗,还是那高质而且高效的练习生培训系统。
张勇健原本觉得培训练习生不会有多难,特别是在钞能力的加持下,培养练习生无外乎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苗子问题,虽然c-jes比不了底蕴,但是广撒网总会捞到几个漏网之鱼吧。
但是事实却是漏网之鱼没捞到几条,只能矬子里拔大个,没碰上特别突出的苗子这也是c-jes一直在idol领域一直无法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当然这跟张勇健缺乏耐心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是培训团队问题,虽然团队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张勇健相信只要舍得花钱那么绝对可以把时间缩短很多,砸重金挖人,花重金聘请各个领域的专家,花钱的效果是有,但是只是让c-jes有了一个纸面实力很强,但是实际效果却很差的团队。
这其中有需要时间适应和培养默契的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是钱没花在刀刃上,毕竟在领域内取得好成绩的人不代表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而且培养练习生这方面的学问很大,跟s一代一代总结归纳传承下来的练习生培养系统相比,c-jes花重金砸出来的更像是个骗人的草台班子。
三是资源问题,原本在这方面张勇健也是想用金钱开路这个百试不爽的手段,但是相比于在影视方面获得的成功,在idol这个领域砸钱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虽然这其中有花冤枉钱,花钱买经验的原因在,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他公司对s的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