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热门小说网>历史军事>逆水行周> 第四百四十三章 军区和政区

第四百四十三章 军区和政区(2 / 2)

很简单,军区的军事行动,需要调集辖区内的物资,需要征发百姓服兵役、为作战服务。

与此同时,辖区内的豪强大族、强宗著姓对于官府而言是刺头,行政官员想要“降服”这些刺头,手中没兵说话都不敢大声。

所以为了确保军、政的高效率和降低统治、作战成本,军区长官兼任政区长官是必须的。

代价就是军区长官容易尾大不掉。

但新的军区制不一样,军区和政区是分离的,或者说,军区的覆盖范围和政区的范围是不同的,军区长官不会兼任政区长官,反过来也是如此。

若重新划分政区,可以是宇文温所熟知的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江西省等省一级行政区。

但军区却不需要这么多,一个军区的军事辖境,可以横跨几个政区。

以周国国内而言,搞不好十个大军区就够了。

宇文温当然不会照搬后世的七大军区,而是引入单纯的军区概念,对周国国内进行军事行政区划的划分,军区长官不管民政,也不管税收,只管军事。

各级行政区的普通治安管理,由民政机构负责,军区长官的升迁都是在武职官体系里进行,民政长官的升迁,都在文职官体系里进行,两者不会有交集。

如此,就实现了文武分途。

此举杜绝了地方官割据自立的可能,但如此一来,掌管军权的军区长官不就有了尾大不掉、割据自立的可能?

不会,因为朝廷甚至不需要控制粮食供应,只需要控制军械和火药即可。

当火炮、火铳成为军队的主战装备,当军队实现热兵器化之后,朝廷控制住军械和火药的生产和运输,就能有效掣肘地方驻军。

各大军区长官,不会有机会染指军器监,各大军器监(包括能制造大炮的少数几个军器监),其管理和守卫都轮不到军区说话。

军区长官想造反,且不说首先得解决军令、军政分行的限制,就说干掉军中的监察官(监军等)也许很快,击溃地方官的武装警察队伍也许不难,但要攻打城池,就得面对城防火炮。

与此同时,还得攻占最近的军器监以夺取火铳、火药。

在那之前,中央派出的平叛大军已经乘坐火轮船杀到了。

即便双方对峙,没有军器监的火药供应,叛军能撑多久?

即便有火药供应,那么猛炸药呢?能生产猛炸药的军器监很少。

叛军的火炮只能发射实心弹,官军的火炮能发射装填猛炸药的开花弹,两军对轰,谁先死?

可以说,随着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军队对于军械和火药的依赖大幅上升,没了火药,火铳、火炮就是废铁,战斗力瞬间归零。

而叛军不可能自己招募工匠来制造火炮、火铳、火药。

火轮船(螺旋桨推进)的出现,让朝廷向各地投送军队的能力大幅增加,而猛炸药的出现,让中央朝廷能够保持对地方军头的技术优势。

所以,朝廷平叛的能力翻了几倍,而军头造反的难度也翻了几倍。

那么在此基础上(新式运输工具、武器的巨大技术差距),建立新式军区制度是可行的,而且军区不需要和政区重合,从源头上就断掉军政合一的路子。

对外的军事行动,依旧是行军制,不需要改。

听到这里,杨济默默点头,这种军区和政区分离的单纯军区制,确实能有效实现地方官文武分途之目的。

“至于军区和政区要如何协调,确保驻军日常的粮草供应,当军区展开军事行动能得到政区给予的人员、物资支持,还有双方如何协调,以便高效处置突发的重大治安事件,这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建设,不是三两句就能说完的。”

宇文温说着说着,摇头笑了笑:“说白了,想要实现不降低效率的文武分途,就得花大钱,对于历代朝廷而言,中央财政入不敷出,那么地方官文武兼备,是高效低成本行政的最优解,所以即便有做大的隐患,也只能硬着头皮实行。”

“现在,朝廷要变法,别的不说,先说有没有钱粮,再说钱粮够不够,若财政撑不住,什么变法都没用。”

“钱难挣,但再难朕也得咬牙撑下去。”

杨济赶紧附和:“陛下生财有道,定然”

“行了,生硬,生硬!”

宇文温做了个“停”的手势:‘朕还没说完,方才朕挑的刺,其实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花钱还少,信不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