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细雨绵绵,洛阳街头,奔走的报童一手撑伞,一手举着手中报纸奋力挥舞着,与此同时高声呼喊:“号外,号外!黄河水情危急!”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让行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有人掏出铜钱,从报童手中买下一份报纸,立刻看起来。
看着看着,眉头紧锁。
旁人见了心生不安,而面对询问,买报人却大多不吭声:花钱买的报纸,凭什么免费给陌生人看。
当然,也有大方的,将“号外”的头条新闻简要说出来:“官府说,这段时间各地老是下雨,再这么下去,黄河下游怕是要发大水了。”
“发大水!”
听到这新闻的人大吃一惊,想要追问,却见买报人不愿多说,心中焦躁之下,索性喊那报童近前,自己掏钱买一份报纸来看。
自入夏以来,不要说其他地方,就是洛州地区,下雨就很频繁就很多,且不管黄河水位上涨,就是洛阳城外洛水,其水位大涨也是人所共睹。
现在,听得报社正式刊载新闻,说朝廷都认为黄河发生水患的可能性很高,不由得斗升小民不关注。
随着报童冒雨在街头巷尾奔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大新闻,而“黄河可能发生水患”的消息,很快就被过往行人传向四方。
私第,正在吃早餐的郑通看着刚送到的报纸,报纸上“黄河水患风险增大”的标题分外显眼。
作为尚书右仆射,郑通位列宰执,是皇朝国策的决策者之一,所以对于这个形同“旧闻”的“新闻”不感兴趣,但这消息能够刊载在报纸上公开发行,是政事堂的决议之一。
经过数日讨论,朝廷已经拟定了一系列的防汛、抗洪、赈灾应对方案,并且立刻布置下去,还对如何让黄河中下游地区百姓知道可能发大水的消息,进行了激烈讨论。
一种看法认为,如果大规模宣传“黄河极可能发大水”的消息,会导致各地恐慌,届时带来的一连串问题,会对朝廷防汛、抗洪工作造成何种影响,不得而知。
为了稳妥起见,有人认为目前不宜宣传,只需要让各地官府心里有数即可。
若接下来黄河水位确实上涨到了危险限值,那么各地官府张榜公告也不迟,不会耽误百姓转移,也不会给流言以发酵的时间。
正所谓三人成虎,若朝廷现在就公布消息,可能消息传来传去,由一开始的“黄河可能发生水灾”,变成后来的“黄河发大水,淹没中下游无数良田,无数百姓丧生。”
这样一来,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严重影响官府开展防汛、抗洪工作。
而另一种看法认为,如此随着交通便利(航运)、各种消息渠道的完善,朝廷完全有能力将正确的消息快速发布出去,并让大量百姓知道正确的消息。
以朝廷诏令和邸报、各地官府张榜公告的“官方消息渠道”,加上报纸、商会、行会、商队镖队以及各城池酒肆、食肆说书人等“民间消息渠道”,将黄河水情广而告之。
“官民结合”,这样的消息传播渠道是很可靠的。
消息越早公布,就能尽可能挽回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而朝廷主导舆论,在短时间内就把消息传递给百姓,如此便不会让那些流言蜚语有扩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