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一见,有点急了。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那是压上了唐王府的前途,压上了唐王府几百年来的积蓄,要是败了的话,那是血本无归。换句话说,朝廷可以承受失败,他却无法承受失败的!
看着闵洪学在喝了一口,把茶杯放到案几上时,他忍不住又再次带着点焦虑之色说道:“闽阁老,此事不得不防啊!”
闵洪学听了,看他很着急的样子,理解他的心急,便微笑着说道:“殿下,那些土司中有人和洞吾有勾结,这是肯定的事情……”
听他这么确定,唐王就急得等不及他把话说完,就忍不住打断,紧皱着眉头,带着焦虑道:“那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殿下,此事无需惊慌!”闵洪学不得不安慰了他一下道,“皇上有旨意传来,对于殿下打下洞吾并分封一事,也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有关这点,殿下尽管放心好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唐王的脸色好看了一点,便又继续说道:“不管是从皇上那边传来的消息,还是我们派去的细作传回的消息,如今这洞吾的他隆王是个人物,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如今他试图休养生息,巩固他的统治。有关这点,时间拖得越久,将越有利他的统治!也是因为如此,皇上才会同意殿下的请求,在后续军队还未训练完成时,允许你带兵出征!”
这支军队的兵卒,还有军械物资等等,全都是唐王出的钱,是属于唐王以后在洞吾建国的军队。因此,这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唐王,这也是让唐王能尽可能多的武装这支军队,配给足够给养的原因所在。因此,唐王对于这支军队有很大的发言权。而正是因为他有很大的发言权,又恰恰能证明,皇上、朝廷是言而有信,是确实要帮他在洞吾建国,完成封建海外之举。
闵洪学其实有点不看好唐王的能力,毕竟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皇上那样的能力。从和唐王接触的这一年多来,闵洪学觉得唐王稍微有些急功近利,性子上不够沉稳。当然,这和他的年龄、阅历也有关系。
此时,就听闵洪学又缓缓地说道:“洞吾的实力不可小觑,从他们能统一整个洞吾,并把西夷的军队赶出他们的国土,种种情况都表明,此次洞吾的灭国之战,必须谨慎小心才是!“
“对对对,阁老说得太对了!”唐王一听,连忙点头赞同。闵洪学的这个态度,让他很满意。不过他担心之前的事情,就想着再问下有什么解决办法?
但他还没问出来,闵洪学已经又在说了:“因此,我们此次出战的第一阶段目标,就是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孟养、孟密以及木邦三地,而后以守待攻,消耗洞吾的实力,等到后续兵力训练完毕,燧发枪等军国重器配备完毕,再寻机和洞吾主力决战,以占领产粮地阿瓦为目标。第三阶段才是占领整个洞吾。对于这个计划,殿下没有异议吧?”
这个是皇帝在聊天群中和几方商谈之后,刚得到的结果,唐王也有参与,自然是知道的。他明白自己对于这些不是很懂,既然商议出来这样的话,那肯定是可以的。此时再听闵洪学提起,便连忙点头回应道:”当然没有异议!只是,阁老,孤担心之事,可得要重视啊!“
闵洪学一听,不由得笑了,摇摇头道:“殿下,本官刚才已经说了解决之道了啊!”
唐王一听,很是诧异,想了一会,忽然回过神来,不由得惊喜地说道:“是说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对!”闵洪学听了,点点头道,“本官在刚才军议中已经言明,诸土司在半月内听从调遣,不得耽误。这话可不代表说,我们要在半月后再出兵!明日一早,殿下之军便分成两军,一军直取木邦,再攻孟密,另一军则拿下孟养,如此先联成一片。后续首尾,再让土司军队协助。”
说到这里,他又给唐王解释道:“这些土司,虽然和洞吾会有勾结,可多是担心洞吾会侵犯其地,并不是真心实意地向着洞吾。只要殿下之军能及时拿下这些地方,就算这些土司以前和洞吾有勾结,以后也不可能会有的。”
唐王听得眉头不自觉间松开,有点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想得很难的事情,在闵阁老这边,确实轻描淡写就有了法子解决了。他使劲搓着手,连声说道:“不错,不错,应该如此!”
闵洪学看到他这样子,就又提醒道:“殿下,此次出征,当多布疑兵,让洞吾方面,不知道我大明去了多少人马。占领木邦等地后,就算僵持下去,如果他隆王觉得朝廷大军数量多的话,迫不得已也必须起大军应对。如此有助于消耗洞吾的国力,为殿下的下一步计划减少阻力!”
又听到一条实在的计策,唐王心中更是高兴,连连点头。又议了一会后,他忍不住就告辞,跑去军营检查粮草物资去了。
闵洪学送唐王出府,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稍微有些担心。
以前的时候,皇上对洞吾这边定下的方略不是这样的。而是准备好了之后,朝廷会宣布藩王封建海外的国策,而后历数洞吾之罪状,誓师出征。
但到了后来,从各方面的消息传来,发现拖不得,就只能先提前进行。又不能影响藩王封建海外之国策,索性就偷偷进行,等到打得有把握之时,再宣布高调起来也为时不晚。
当然了,唐王领军出征,不等于是唐王去指挥打仗了。他手下的将领,有不少是从各地卫所抽调出来的。重要的几个将领,其领军能力至少获得了闵洪学的认可。由他们这些当地熟悉洞吾的人去指挥打仗,至少在战术层面上,不用太大担心。
一如计划,第二天一早,唐王军队便悄悄开拔,开始实施第一阶段作战。
几天后,汉龙关内,唐王站在城头上,俯视着底下站着的五千兵卒,心情颇为激动。藩王领兵,大明朝这么多年来,终于在自己手中重新得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