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热门小说网>历史军事>水浒逐鹿传>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求订阅!)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求订阅!)(1 / 2)

入冬以后,京东路一带盗贼蜂拥而起,北方各地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

这无疑让本就难过的大宋国,更加雪上加霜。

蔡京一党趁机吵嚷,白时中与李邦彦名望太轻,担当不了宰相大任,无力压服天下,他们呼吁请蔡京重新出山。

宋国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国家没钱,而且到处都需要用钱。

更为关键的是,会搞钱的王黼已经被赵佶拿下了,剩下的白时中、李邦彦、蔡攸等人,溜须拍马样样在行,让他们搞钱就一块白瞪眼了。

这不禁让赵佶想起,当初蔡京在位时,他随便挥霍的幸福日子,进而动了重新启用蔡京为相的念头。

朱勔此时很得宠,当初他父子逼反东南民众一事早已翻篇,赵佶对他的宠信尤胜从前。

见赵佶有意复启蔡京为相,跟蔡京一直很亲近的朱勔力劝。

于是,宣和六年十二月,赵佶给蔡京写下一份手诏:“朕执权乘要,以正主道,赋事图功,责在大臣。比年以来,任非其人,政失厥中,明发怵惕。念我烈考之谟训,修革蛊弊,庶几持循,肆命近弼,置司讲议。太师致仕蔡京辅朕初,载诞著硕,肤属闵劳,以官职之事,即安里闾宪,其言行尚有赖焉。《书》不云乎:‘询兹黄朆,则罔所愆。’京可兼领讲议司,听就私第裁处,仍免签书,毋致勤劳,以称朕贵老贪贤之美。”

就这样,蔡京重新出山,兼领讲议司,仍领三省事,五日一赴朝请,至都堂治事,又一次登上了大宋的政治舞台。

蔡京第一次任相是崇宁元年七月,那年蔡京五十六岁,赵佶二十一岁。

当时,大宋正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要么走改革之路,要么走保守之路,新党与旧党为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刚执政不久的赵佶,迫切想有一番作为,于是他毅然选择了“绍述父兄”即走改革之路,并选择蔡京作为首辅大臣。

蔡京对赵佶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决心尽死以报。

蔡京上台后,迅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崇宁变法热潮,国家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

可崇宁五年二月,任相不足四年的蔡京因专权而被赵佶罢相。

当时,蔡京虽然相位已退,但他在朝内精心构筑起的人脉关系还在。

因此,仅仅十个月后,即崇宁五年十二月,蔡京便复出,第二次任相。

一直到大观三年六月,又有不少大臣弹劾蔡京专权,以至于赵佶也开始讨厌起蔡京,遂蔡京二次罢相。

那年蔡京已六十三岁,他以为自己从此可以告别政坛了——当时,他虽然已经下台,但仍不断遭到政敌的攻击,因此,他被迫离开东京,到杭州居住。

政和二年二月,蔡京忽然接到赵佶御笔手诏,历数蔡京之功,并召蔡京回京。

蔡京喜出望外,举家又迁回东京。

四月,赵佶在内苑太清楼宴请蔡京,让亲王作陪,令蔡京感动不已。

五月,赵佶下诏,令太师蔡京落致仕,三日一至都堂议事。

于是,蔡京第三次出任宰相。

蔡京那次出任宰相,时间长达九年。

那九年,是蔡京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宋徽宗时代最辉煌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北宋最顶峰、最鼎盛的时期。

蔡京第三次罢相,与收复燕云战略有关。

赵佶刚开始启动“联金灭辽收复燕云”这一战略时,蔡京是极力赞成并积极推动的,但后来他的态度慢慢发生了转变。

蔡京的态度之所以发生转变,一是因为他对童贯总是越过他单独向赵佶奏禀不满,二是因为他意识到了大宋的孱弱以及边境并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害怕冒然挑起战争,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有一次,赵佶在禁中曲宴宰执,酒酣后大家一起泛舟。赵佶忽然发给童贯一张纸片,令他告诉蔡京,请大家对收复燕云之事进行表态,如果同意就在纸片上签名。

蔡京拒绝签名,说:“容仔细面陈,难便书名。”

蔡京对收复燕云消极的态度,让赵佶认为蔡京老了,于是让年富力强又积极支持收复燕云的王黼代替蔡京。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

如果蔡京不再次复相,以蔡京此前的政绩,他纵然不能成为一代名相,也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宰相,不会成为六贼之一。

可惜,蔡京太贪恋权势了。

如今,蔡京又被赵佶请出来,第四次任相。

这年,蔡京已经近八十岁,已目盲不能书字,足蹇不能拜跪,凡是需蔡京签署的文件,他皆让季子蔡绦为之,甚至连上朝奏事也由蔡绦来代替。

蔡绦每次上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文书以从。

蔡绦的趾高气扬和耀武扬威,引起一众大臣的强烈不满。

而这其中最为不满的就是白时中与李邦彦——他们虽然身为宰相,但几乎没有处理任何公务的权利,只能按照蔡绦签发的文书来处理事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