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图画的可真好看!”
“哎呀,这还是宋家村吗,这建的都认不出来了!”
无数百姓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也有一家人聚在一起,低头商量要不要入股之事。
“这保准儿吗?”一个人道。
“宋家还有啥不保准儿的。”另一个人答着。
“就是这入股的银子实在太多了,一成分成一万份,一万份儿里的一小股就需要一两银子,这实在太多了!”
觉得银子多的声音不止一个,而是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
说着说着就传入宋家人耳中,沈碧青嘴角一勾,“请大家好好看一下效果图。”
“想要把这个商圈儿盖起来,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乃至金钱。”
沈碧青微微一笑,“少说也要几十万两。”
“几十万两!”底下的老百姓同时愣住,倒吸了一口气。
几十两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财富,几十万两简直不敢想象。
沈碧青继续道,“我们宋家,是想照顾榆林县的普通百姓,才愿意以一万两一成的价格,来让大家入股。”
“若是放到榆林县富商身上,那就是两万两一成股,绝不还价。”
此事沈碧青说的并非虚言,而是二郎,宋青苑等人商量的结果。
拿出一成以一万两的价格,出售给老百姓,在拿出两成,以两万两一成的价格,出售给榆林县的富户。
这样一来,加上杨云晴曾经买去的两成,宋家还剩下五成。
这五成中,宋青苑打算留在手里三成,剩下的两成,作为二期工程,继续用来招商。
不过这次招的,是其他镇县乃至府城,甚至是南方,京城的商户,而股份的价格也会随之增加。
就像现代买楼一样,楼没盖完的时候就买,价格最便宜。
楼盖完开盘时购买,价格增加一些,再到后期,价格继续增加,就是这个道理。
“这位姑、这位夫人是说,县里的那些富商买,会比我们花的银子多?”低下的人问道。
“对!”沈碧青大声回答。
“他们会比咱们花的多啊!”
“那这事儿肯定合适!”
议论声又响起来。
人就是这样,当有了对比后,就会觉得自己占便宜。
“我买,我买一股!”
“我来五股!”
“十股,十股,我们家买十股!”
宋家村子的百姓率先响应。
无论是宋氏族人,还是宋家村的普通百姓,都在宋家的帮扶下,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家家户户能吃饱穿暖,年年手里还能剩下些余钱,攒在一起,又是笔不小的数目。
它们跟着宋家喝汤,对宋家了解的多,自然相信二郎,沈碧青的话。
所以只要手里有钱的,就尽可能的多去购买股份,说不上将来靠着分红,自己也能租间铺子,做个小老板。
“想要买的来这边,报姓名,按手印。”
二郎伸手一指,指向负责记录之人。
“还有,有一点我要提醒你们。”
二郎高声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