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百官不由气结,墨家子目前所做之事都是光明磊落,甚至连墨家子弟都没有进入长安衙门,但是你也不能止不住的往长安城塞诸子百家呀!
“那所谓的农署,医署,教育署、法署又是怎么回事,今日正好面对文武百官,你好好的解释解释。”李世民看到墨顿装傻,冷喝道。
墨顿一脸委屈道:“所谓术业有专攻,微臣担任长安令之后,自知才疏学浅,唯恐有负陛下重托,特邀请有才之人,担任幕僚,不过陛下放心,这些人都是自愿帮忙,并未占用朝廷一分俸禄。”
儒家顿时气急败坏,这些百家何止是自愿帮忙,就是让他们倒贴钱,他们也会同意。
“才疏学浅,你当初信誓旦旦的给朕保证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呀!长安城的政事苏洛生干了,其他的工作农署,医署,教育署干了,那好,你说你都干了什么?”
“微臣知人善用呀!陛下觉得如今的长安城不好么?”墨顿反问道。
李世民顿时被噎住了,如今的长安城何止是好,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连他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断案乃是长安令的职责,而你竟然连断案之责也交给了法署,这也未免说不过去了。”李世民冷哼一声,直接切入今日的正事。
“微臣主掌长安令之时,却无意中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冤假错案频发,这些冤假错案有两种,一种是县令并非是真正律学出身,而是学习四书五经,根本不懂大唐律法,因此出现误判,所以微臣告诫自己万万不能犯此错误,这才想要任用前律学博士韩政成立法署,以免出现冤假错案。”
“其二则是县令贪污受贿,屈打成招,故意偏袒富者,欺压穷苦百姓,百姓民愤滔天,微臣让韩夫子彻查数年以来的案卷,发现百中取一的案卷就会出现冤假错案,甚至有贪赃枉法的嫌疑。”
“百分之一的冤假错案!”李世民脸色一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墨顿郑重点头道:“为此,微臣痛定思痛,最终想出了二审制度,假设天下一个县令出现冤假错案的几率为百分之一,而二审制度下,出现冤假错案的几率将会骤然降到万分之一,甚至会更低,普通县令会畏惧二审制度,不敢贪赃枉法,大唐司法将一片公正,此乃利国利民的良策,还请陛下以长安城为试点。”
众臣一片默然,他们没有想到墨家子并没有辩解,而是用冷冰冰的数字来向朝堂展示二审制度的优越性,百分之一的冤假错案将会民怨滔天,而万分之一的冤假错案恐怕是圣人之治也不为过。
“就算如此,二审制度可以直接由各道刺史负责,而你为何要另设法署,墨大人认为不能胜任,可以退位让贤。”于志宁冷喝道。
墨顿苦笑道:“并非墨某不想二审案件,然而各县的案件审理乃是县令最繁琐的工作,而长安城管辖十多个县,再加上长安城的本身的案件,微臣就算是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审理,恐怕也难以做完,这才是微臣设立法署的原因。”
“听闻墨侯墨辩大成,没有想到竟然如此能言善辩。”孔颖达摇头讽刺道。
墨顿闻言反驳道:“其实墨某设立法署的灵感也是来源于陛下的刑部,按理说陛下审理全国的案件那岂不是更加公平公正,然而恐怕陛下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微臣不才,这才模仿朝廷制度成立法署,还请陛下恕罪。”
儒家众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们讨伐墨家子最大的罪证就是私自设立法署,而墨家子竟然将其和朝廷的刑部比较,立即就洗清了这个罪名。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对此深有体会,除非是轰动大唐的案件他才会插手,否则他哪有精力治理大唐。
“而作为长安令,墨某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长安百姓走向富裕,公平公正,而非独揽大权,贪恋权力。”墨顿正色道。
“胡说八道,就算各县县令有冤假错案,自然会有上官和刑部纠错,还轮不到你墨家子对大唐制度指手画脚。”孔颖达大义凛然说道。
墨顿冷笑道:“有些冤假错案永远被淹没,就算有些侥幸被上官和刑部蒙冤昭雪,然而孔大人觉得迟来的正义还是正义么?”
“迟来的正义还是正义么?”满朝文武大臣纷纷沉思,有些冤假错案对外人来说只是故事,然而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场事故,会造成极大地伤害。
孔颖达脸色肃然道:“正义虽迟但是终究会到,善恶终将有报,正义虽晚,但终将是正义。”
一众文官纷纷颔首,这一刻就连李世民也不禁微微颔首。
墨顿对此并不意外,而是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道:“明日,公孙姑娘将会演出新剧《窦娥冤》,还请诸位赏脸一观,届时尔等将会明白迟到的正义比草贱。”
“《窦娥冤》”
满朝文武不由一愣,不由想起用一首《木兰曲》击败阴阳家的乱世谶言,莫非墨家子又要故技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