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不出洛远所料,漫天都是《珍珠号》的消息,影评,带剧透的,不带剧透的,夸的,贬的,吹的,黑的,浑水摸鱼或是认真安利的,一部电影,造就了一场媒体的狂欢!
尤其是在这个只有少数人看过电影的当口。
而对于洛远的粉丝来说,沉积的期待感早就要爆棚了,也因此,电影才刚刚完成首日的点映,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获得更多关于这部电影的消息了,而这样的消息来源渠道,大概首推就是影评人了,在影评人逐渐退出电影发展历史舞台的今天,能够被观众们这样需要着,竟然有了些许安慰。
罗兰是很多人的首选。
因为罗兰是影评人中最典型的“洛吹”,因为她本身文字功底好,擅长煽动粉丝情绪,总能够感染更多人去喜欢她所欣赏的那类电影,所以洛远的粉丝还是很喜欢捧场罗兰的,罗兰也因此成为了为数不多还能靠影评人身份赚钱吃饭的那位。
这篇影评叫《永不沉没》。
很扣题,至少扣了电影的题,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剧透,倒也符合罗兰的一贯风格,她写影评一贯是只顾着自己爽而忽略读者感受的,总有读者因为看了她的影评从而导致电影还没看,就被剧透了一年。
“上个世纪的92年。”
“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轮船沉睡在大西洋底,至今还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可能船上未必真的有一个华夏的徐仁杰,以及美国的露丝小姐,但我却如此执着的相信这个爱情故事,相信有那样两个人,一见钟情,一见永别。”
“这不是洛远导演第一次催泪。”
“但无疑,这次的高明程度更上一层,电影是在用插叙的形式讲故事,露丝通过摄影机看到沉入海底锈迹斑斑的珍珠号时,回忆起了那艘邮轮上的明亮的灯火,精致的回廊,喧嚣的筵席,但最美的不过是某人单纯的笑容,尽管他从未说出“i lve yu”。
我更喜欢用“浪漫”来形容这部电影。
毕竟,这是个一见钟情的故事,徐仁杰靠打牌赢来了两张船票,对于他这样一个穷小子来说,能有机会登上珍珠号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大船起航,徐仁杰向岸边挥手,对于我这个知道结局的人来说,他如此幸运,又如此不幸,他登上了这艘豪华的游轮,他遇见了此生的真爱,但他又在最灿烂的时候陨灭……”
“在冰冷的大西洋里。”
“如果说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给人的大多是温馨的感觉,那么当大船撞上冰山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各种情绪都即将爆发,这也是我觉得导演的伟大之处,《珍珠号》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呈现了一段绝美的爱情,也展现了灾难来临前的各种冲突。下等舱的乘客被关在闸门之外,必须在上等舱的乘客之后上船,是谁决定了他们不该被拯救?为了减缓进水速度,锅炉房的闸门落下,但是又有多少工人们被活生生淹死在水里呢?有的人没有资格上救生艇,有的人却在抱怨救生艇上位置太挤;有人千方百计的疏通船员,只为了救生艇上的一个位置,有的人拿起小提琴,拿起大提琴,谱写生命最后的悲歌。”
“与各位合作是我的荣幸。”
“这是怎样的一种从容,面对死亡而以歌曲送别,他们纵然是贵族眼中低人一等的演奏家,纵然在这慌乱的时刻没有人认真听他们的音乐,但在电影里,那些或欢快或沉郁的曲调成为了震耳欲聋的背景音,船上的惊慌奔跑的人群都已成了远景,生命的最后,只应当这样尊严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