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突然冒出个想法,以前他不愿意修黄河北面的,就是到天津的。
“易弟,那边人少。修铁路花钱,摊到百姓身上不值得。”
李隆基反对,不像这条铁路,路边全是百姓,京兆府、河南府往来一趟,铁路赚钱。
“可修。”毕构出声支持:“海州冬季冻冰的时候少,更上面的渤海湾出结冰期长。
渤海湾冬季捕鱼,正好冻上用火车运输,易保存。
若渤海有战事,火车运到那里,再走海运,速度快过从海州出发。
契丹、奚族可部分移民到当地,方便朝廷管理,有火车运输物资和兵员。”
“臣附议!”张九龄先认同。
“臣等附议!”其他大臣一起表态。
李易欣慰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唐重臣应该有的思维,别被我给影响到什么事情都找我。
“可!易弟,那方的路好修?”李隆基想一想,觉得行。
“平原居多,特别好修。”李易点头,河北就平原多。
不然外国人过来修那条铁路的速度咋那么快呢?不是技术多么先进,乃路况好。
屏幕上修铁路的人继续欢呼着,今年他们不用干活了,等过了年,继续去修铁路。
赚钱多,吃的好,不用自己再买东西吃。
衣服也发,干活的时候还有人管着安全问题。
干上两年,攒下钱,再考虑做别的事情。
趁着休息的时候,把自己的房子收拾收拾,房子归自己了,之前租房子的钱又给退回来。
百姓们不清楚朝廷政策背后的事情,只在于自己所能拥有的。
他们最开始从外面来,租廉价房。
在本地有房子的人的房子被‘动迁’,就是盖三层楼。
从渤海来的六万多人,他们必须有房子,人家在原来的地方有房子,你叫人家到这边。
既然当地的有好处,从‘国外’来的有好处,从大唐各地迁徙来的人还要交房租?
李易干脆给他们,属于他们自己了,之前收的租金退回去,他们看看买什么家具。
家具现在便宜,木头便宜,修路的时候大量的树木被砍伐。
花一点钱买下来,找工匠给打,有的自己就能做。
现在木头晾晒呢,干了才好加工。
像经济条件不好的,之前女子带女儿被嫂子欺负离开到这边的,去衙门开证明。
拿着证明找工盟和衣盟,工盟负责免费打造家具,材料都可以补贴。
衣盟给做衣服,就收个料钱,允许无息分期付款。
带来的孩子一进学堂就拼命学习,好拿奖学金。
学习有钱拿,不学习就干活赚钱。
贫家的男孩女孩都很珍惜,学习吃饭、穿衣、笔墨纸砚皆由大唐朝天下基金负责。
别再抱怨不公平,苍天无眼,朝廷已经给机会了。
庆祝完,大家去找香,买,不抢寺观的了,回家给陛下和李东主的长生牌位上香。
早晚各一次,夏天换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