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一些书友急着看矮子救场,我想说,赵润又不是神,挥挥手百万敌军灰飞烟灭,没有举国魏人同仇敌忾,在毫无地利情况下,百万联军骑脸,魏国怎么赢?另外这些铺垫都是必要的,到时候书友们就知道了。等不及的书友我可以剧透大结局的:魏国一统天下。
再p:月末求月票,双倍月票活动,一票顶两票,书友们还在等什么?用票票来激励我加快补更嘛,票票越多,补更越快~』
以下正文
就当大梁城的四处城门战况激烈时,城内,亦是一片混乱。
不过,这份混乱却并非是出于民众对城外百万大军攻城的恐慌与不安,而是基于同样一份「誓守大梁」的壮志豪情。
可能在此之前,大梁城内的百姓确实被诸国联军那一百五十万兵力的庞大军队吓得不轻,甚至那段期间不乏有人卷带家当涌出城外,逃向三川郡方向。
但自从魏王赵润的那份「罪己诏」檄文张贴于大梁城内大街小巷之后,大梁城内那惶恐不安的氛围,一下子就被肃清了,仿佛城内的魏人,皆被魏王赵润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所动容。
国君尚勇悍至此,不避刀剑、御驾亲征,国人又岂可落后?
正如大梁府府正褚书礼所判断的那般,这份檄文,给大梁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钱的家族,在这一刻遣散家财,向大梁府贡献重金,以激励正在浴血奋战的士卒;而寻常百姓人家,其父伯兄弟,皆踊跃入伍,渴望与禁卫军、与他们魏国的君主赵润一同并肩奋战,誓死守护大梁这座他魏国旧日的都城。
就连城内的女人们,无论是粗鲁的民妇,亦或是娇生惯养的世家女子,此时亦不顾尊卑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城墙上正在浴血厮杀的将士做饭,亦或是缝补、缝制甲胄,亦或是照顾伤员等等。
就连几岁大的稚童,也懂得提着篮子给城墙上的将士们带去饭菜、点心等吃食。
这一刻,大梁城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为守卫这座旧日的都城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谓众志成城,莫过于此。
“喝!喝!喝!”
在大梁城内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够见到以数十人为一队新兵正在一些禁卫军伤兵的指导下操练。
这些人,大多都是城内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男儿,有的是平民出身,有的是贵族世家子弟出身,有的甚至是卫国人,但在今日,他们彼此间并无尊卑之分,相互视为袍泽。
甚至于,一旦被派上城墙,他们将是彼此托付性命的兄弟。
远远看着这些新兵斗志高昂地操练,大梁府府正褚书礼暗暗点头。
有感于城内他魏国男儿保家卫国的豪情,褚书礼这位向来循规蹈矩的官员,首次做出了违反刑律的事,即在未通报朝廷的情况下,就擅自下令打开了城内的兵械库,并且将一份份军队用的制式甲胄、武器,分发给这些民众,并请来禁卫军的将官,在大梁城内的大街小巷,操练他们。
但从昨日训练到今日,这些毫无战斗经验的平民,他们可能只懂得了该如何使用手中的兵器与盾牌,不至于在挥砍时误伤自己的同泽,这远远不足以将这些派上战场最起码得教会他们如何利用手中的武器杀死敌人,又如何利用甲胄、盾牌保护自己。
『当真要派出这些新兵么?』
褚书礼仍在犹豫,是否真要将这些毫无战场厮杀经验的新兵派到城墙上。
要知道,这是魏国历来极其罕见的事,此举甚至会使「魏卒」这个词蒙羞普天之下,谁不知道「魏卒」乃是整个中原最强悍的士卒?
当初甚至有笑谈称,魏国的十几名逃卒跑到宋鲁边境,在那里占山为王,鲁国当地出动了数百人的围剿军队,最终也没有战胜这伙强寇,自己反而折损了不少人马。
虽然这只是道听途说的笑谈,但由此也能看出,「魏卒」在中原的分量。
但这次,大梁城毫无选择,因为单单一万两千名禁卫军,根本无法在数十万诸国联军面前守住大梁城,大梁需要生力军,大量的生力军。
尤其是在兵械库内的弩矢储藏已经彻底竭尽的情况下。
但是,一旦他将这些毫无战场经验的新兵派到城墙,说不定这些新兵,将有高达一半以上的人将死在敌军的第一拨攻势下。
一想到这里,褚书礼心中便愈发犹豫。
“褚大人,褚大人。”
远处,传来了呼唤声。
褚书礼转头一瞧,便瞧见两名身穿甲胄的士卒正在远处的人群中朝着自己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