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和尚带着智生来到前殿,此刻前殿之中琉璃盏、蒲团、海青都已准备完毕。净空老和尚先自到旁边的手盆里净手,智生连忙站到一旁。一位中年和尚招呼那位准备剃度出家的小孩子,“孩子,你且过来,在这蒲团上跪下。”
父亲在一旁,满怀激动,自己虽然失去了儿子,但是此后儿子能够在寺中吃上饱饭,也算是活下来了,家中实在是养不起太多的孩子。想到这里,父亲不由得擦了擦眼角的眼泪。
净空老和尚净手之后又用白棉布仔仔细细地擦了擦手,这才走到跪在蒲团上的孩子跟前。智生也乖巧的端着一个木盘,木盘中盛放着剃度用的工具。
净空老和尚将右手放在孩子头顶,缓缓说道,“孩子,师父这就给你剃度,从今以后你就是佛门弟子,你可不能反悔啊。”说完示意一旁的智生。智生聪明,立刻端上木盘,净空老和尚取过木盘中的剃刀,中年和尚连忙又拿起木盘中的白麻布,白麻布又厚又长,背面还缝着皮革,双手将之拉直。
净空老和尚拿起剃刀在白麻布上来回刮动,这就相当于磨刀了,老和尚一边磨剃刀,一边问道,“孩子,你说说看,你为什么要出家?”
孩子有些紧张,忘记了父亲的话,连忙将头转向父亲。父亲在一旁也是着急,用很小的声音提醒道,“普度众生,快说普度众生!”
小孩子的耳朵也算敏锐,竟然听到了父亲的提醒,立刻一张口,“我爹说了,是要普度众生。”
净空老和尚听到这话,手中动作顿时停了下来,心想,这孩子倒是挺有慧根的,我幼年也是为了要普渡众生。此刻净空老和尚的脑中满是自己幼年出家时,师父在耳边说起的话语。
“孩子,你为什么要出家?”
那时候,还是小孩子的自己从怀中掏出一只死去的青蛙,摊在手中。
“青蛙?孩子,你是什么意思?”
“我不想它们死去,我要超度它们,我要普度众生!是我害死了它们!”那时还是妖僧普渡慈航当道,民间大多数人都是忍饥挨饿,和现在何其相似。
“孩子,不怪你,天干物燥,人都喝不上水,何况这些小动物呢?”那时候师父总是用温柔的语气和自己说话。“你养的青蛙当然会被干死。孩子,出家是件大事,你可要三思啊。”
“师父,我要普渡它们,我要出家!”那时候的自己为了信念是多么的坚决。
净空老和尚想起童年时候的自己出家的目的,不由得呆立在当场。
智生小和尚看到师父手拿剃刀有些发愣,不由得问道,“师父,您在想什么?”
净空老和尚顿时回过神来,“哦,没什么,那么现在,我们就剃度开始吧。孩子,现在我说一句,你就跟着我念一句,好吗?”
孩子跪在蒲团上朗声答道,“好的,师父!”
净空老和尚叹了口气,“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智生和在场所有的和尚也低声合道,“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孩子也跟着大声喊道,“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一句句禅掲缓缓响彻前殿之内,禅揭声中,净空老和尚先将孩子的头上的童子髻解散,一刀一刀将头发剃掉。
老和尚的头顶在这满殿的禅音之中,浑然又冒出了那个神秘的魔影,向天大笑,对着殿中的香烛狠狠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一只手臂狠狠地向着老和尚顶门拍去。
净空老和尚边一边念着禅揭,一边给孩子剃度,眼前一花,似乎正在剃度的孩子忽然样子一变,竟然变成了之前在禅房中出现在镜中的那个小孩子,对着自己咧嘴微笑。净空老和尚吓得连退好几步。
“师父,师父,您怎么啦?”智生一看情况不对,连忙上前去搀扶老和尚。老和尚摇了摇脑袋,发觉孩子依旧是那个剃度的孩子,难道是自己看花了眼?
“出家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随着剃度仪式的完毕,净空老和尚说道,“你既已出家,现在我就赐你法号智德,希望你不要忘了今日所发誓言。”说完,老和尚匆匆离去,神色显得十分疲惫。
这边早有中年和尚取来海青给刚刚入门的智德小沙弥穿上。所谓海青,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一些,乃是礼佛时所穿僧衣,其袖口是缝合起来的,与常规俗袍不同。一般弟子所穿皆为黑色、青色或者是灰色,只有一寺方丈或者长老才能穿黄色。
智德此刻被众和尚簇拥着远去,不时回头看看自己的父亲,老父亲踮着脚看着远去的儿子,不由得泪流满面,此后儿子就是出家僧人,不再与尘世间的亲人有瓜葛。唉,看着身影消失儿子,父亲无奈的走出大殿,一步一步往寺外走去。
“师父,您要不要休息一会儿,下午还有禅会要主持?”智生扶着净空老和尚在椅子上坐下,看着师父神色憔悴,连忙给师父递过一杯茶,开口问道。
净空老和尚此刻不知为何,累得连话都说不出,喝了一口茶,只好连点点头,“到时把午斋端到房里来,我进去躺一会儿,不用叫我,午斋放到矮桌上即可。”说完起身往里屋去了,智生小和尚也急忙退出禅房。
此刻的明轮寺的山腰上来了两位行脚僧,两人头顶蒲团,缓缓沿着台阶而上,前面一人约莫二十出头的模样,身背衣钵架,上面盖着厚厚的红色纱布,也不知其中放的什么东西,相貌憨厚,浓眉大眼,两只眼睛闪着灵动,手持一把方便铲。
后面一人白眉过腮,白胡及胸,似乎有七八十岁,面容消瘦,不苟言笑,右手持一柄禅杖。杖头安镮四股,圆如盏口,镮上又安有小环,每股三个,一共是12个小环,跟随老和尚的走动,禅杖随之摇动,小环发声作警。老和尚脖子上挂着一串硕大的佛珠,左手捏着一串手串,口中念念有词。
“师父,我们这出门都好些天了,都是风餐露宿,今天我们到明轮寺挂单,吃点好吃的吧?”年轻小和尚在前面走着,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退回到自家师傅身边。
老和尚停下脚步,盯着小和尚,“十方,我们是在外行游,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看来是为师平日太宠你了,这点苦都不能吃,哪里还像个出家人?”
十方小和尚瘪瘪嘴,“师父,人家就说了一句,哪次还不是跟着您吃一样的。再说了,您看这明轮寺,香客这么多,比我们那个飞云寺强多了,待遇肯定好!”
老和尚摇摇头,“我们乃是小寺院,不过七八个僧人,别人识不识得都还不一定,你想这些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