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宫离开的第四天,周赫煊返回纽约,受邀前往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部。
此时的cbs还没有被称为眼睛台,因为它那眼睛台标都没被设计出来。cbs现在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nbc(全国广播公司),两家广播公司竞争激烈得只差没真人pk了。
周赫煊来到cbs总部的时候,正赶上愤怒的听众在游行,起因正是那部广播剧《世界大战》。
近百万听众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许多人串联起来跑电台总部示威,并集体起诉要求赔偿75万美元。一直到几个月后,美国政府才颁布一项新法规:禁止播放虚假新闻。
嗯,在此之前,美国电台是可以播放虚假新闻的。
或许是觉得cbs的广播剧很牛逼,四年后,智利的一家广播电台选择重播《世界大战》,并故意不提醒这是虚构广播剧。智利听众和美国听众的反应一样,都被吓得惊慌失措。不过嘛,智利人明显比美国人更给力,他们一怒之下把广播电台给烧了。
“打倒欺诈者!”
“赔偿我们精神损失。”
“不可饶恕的愚弄!”
“……”
周赫煊看着这些示威者哭笑不得,美国佬还真是闲啊,根本不用担心外敌的入侵,能吓到他们的也就剩下火星人了——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
绕开游行队伍走进大楼,立即有人过来迎接:“周先生,你好,我是新闻部的科恩!”
“你好,肯恩。”周赫煊握手道。
科恩带着周赫煊乘坐电梯,来到某播音室隔壁的休息室,见到了正在读成人杂志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把光屁屁美女封面的杂志放下,起身道:“周,又见面了,我对中国人民的苦难表示同情。”
周赫煊说:“我也对德国犹太人的遭遇感到悲痛。”
“谢谢。”爱因斯坦感慨的坐回沙发。
“水晶之夜”在周赫煊面见罗斯福的前一天就发生了,并在第三天登上美国报纸,《纽约时报》还为此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反犹太主义。
水晶之夜的死亡人数还不足百人,跟南京大屠杀远远不能相比,但在美国引起的关注却更加巨大。美国政府甚至已经决定,要召回驻德大使,这已经近似于跟德国断交了。
这次cbs请周赫煊和爱因斯坦做广播节目,就是为了讨论“水晶之夜”,电台想用此事来淡化广播剧的负面影响。
至于那本成人杂志,是广播公司放在休息室的,爱因斯坦只是顺手翻翻而已。
不要多想……
没过一会儿,节目主持人过来了,拿出节目策划书说道:“两位先生,这是我们的节目计划。周先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请你从历史角度,来讲述犹太人这个民族,以及他们为世界所作的贡献。而爱因斯坦先生,你是移民美国的德国犹太人,请你通过自身的经历,阐述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关键节点,我会负责引导话题,两位只需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表意见即可。”
犹太民族当然是优秀的,但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也是“可恨”的。至少希特勒这次迫害犹太人,英法美等国政府表面愤怒,实则对此极为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