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热门小说网>历史军事>斐潜小说> 第1176章 人才引进

第1176章 人才引进(1 / 2)

越往西北走,斐潜越是体会到了当初诸葛为何选择这一条进攻路线的原因,嗯,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但这个原因应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运输。

没有解决运输问题之前,大规模的战争或者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消耗太大了,不仅仅是兵卒的消耗,还有运输部队的消耗,而这些消耗,很大程度上和战争无关。

斐潜坐在青泥水边,在面前的还算是比较平顺的石板上铺开了一张厚竹纸,然后用毛笔在竹纸上勾勒着,画出大概的行军路线,并标注周边的山川要点。

当然,这一张略显的简陋的地图依旧是大概的记载和描绘,很多东西依旧是无法详细的标明,但是斐潜至少懂得一些地图的基本常识,比例尺寸什么的相对来说比起汉代其他地图制作者都要好很多。

至少斐潜不会在地图上勾勒出写意或是写实的山水图画……

现在的位置,距离汉中阳平关三天。

没错,三天。

坐了记号的斐潜,不由得嘟囔了一句,下一次,一定要把计里器搞一台出来,这样的粗略计算方式,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

汉代,其实早就有计里器了,或者叫做司里车,又称记道车,但是这个玩意就跟很多古代黑科技一样,最终没有能够广泛的应用,逐渐便失传了。

其实司里车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利用齿轮机构差动的关系,但是就是这样的技术,在汉代,甚至在汉代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样的司里车只是用来作为皇帝出行时“大驾卤簿”中必不可少的仪仗之一,并没有将其投入到实际的运用当中去,再加上除了制造者之外,没有任何人懂得原理,一旦其中任何一个齿轮松动脱钩,便算是坏了,也不懂得修复和维护,因此这样相对来说笨重的司里车,便在华夏特有的混沌计数面前,败下阵来。

大概和约数,全凭感觉,横行华夏成百上千年,直至西方机械攻上门来的时候,才明白有一个精确的计量方式有多么的重要。

斐潜将目光投向了身侧奔腾不惜的青泥水,又将抬头眺望着远方。

青泥水,因为两岸颜色青翠,宛如青泥一般,故而得名。现在这个汉代,还没有像后世一样,一提西北,就想到荒凉和黄土,就像是眼前的青泥水,依旧是清澈的。

接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从汉中那个小盆地出来,西出了阳平关,往西北方向,便是进入了祁山道,这一条路,相比较走秦岭来说,真是平坦的太多了,山势舒缓,山间有路,足够容纳军队列队而行,不想是傥骆道那样需要攀爬盘旋。

往西北走了大概一天左右的路程,便到了沮水、东渡河、西河、白河、东沟河的一处交汇之处,虽然这个地方水流很多,但是都很浅,并不适宜漕运,只能是沿着河谷步行,当然,在这样的地方修筑一个营地进行补给的话,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斐潜在这个位置,稍微标注了一下,划了一个带了些犄角的“回”字形,表示可以修筑营寨。

沿着青泥河谷继续继续向西北步行约两天的时间,便到达了这里,沮县。

这里是群山环抱当中一块难得的平地,并且有充沛的水系,一条是穿过县城的嘉陵水,另外两条是位于县城西北的青泥河与西汉水。

西汉水,恐怕就是诸葛亮一生之痛了。

当年刘邦北伐项羽,韩信调兵出汉中,就是利用西汉水运输粮草,但是到了诸葛亮的时期,这个已经成为了老黄历,不可复制了。

西汉水发源于祁山北边的齐寿山,原本流经沮县,然后继续向南,在汉中西南的阳安关与汉水汇合,故名西汉水。

所以当初韩信可以从从容容的领着十万兵马北上,不用太担心粮草的问题,因为粮草这些笨重东西,可以走船运,从汉水转运到西汉水,然后再送到这里,进嘉陵水,在往北运输……

就算是秦末汉初的船运技术再落后,也比人马陆运要便捷了许多,但是到了诸葛亮的时代,却没有办法了。

不知道应该说是刘邦的好运,还是说刘备没有这个气运,公元前的一场地震,改变了西汉水的河道,从此西汉水直接在沮县的西北方与嘉陵江交汇,不再继续南下流向汉水,因此也就由汉水的支流变成了嘉陵江的支流,因此原本的好好的一条天然粮草运输通道,就这样断绝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如果想要转运粮草北上,就必须先从汉中步行至沮县,然后在县城乘船,先沿嘉陵江,再走西汉水,最后方能抵达祁山。同时,这条水运因航线较长,山高水窄,又有枯水期,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用小船来运输粮草,无形当中就增加了粮草转运的难度。

不过呢,斐潜并不打算走粮草运输的这一条线,而是打算先去下辩,所以走的是青泥水的方向。

沮县的青泥河与嘉陵江,这两条河流在县城的正北方交汇,原本河道狭窄,淤泥堵塞,不过之前的武都太守虞诩两次大规模修缮道路,把这两条河的漕运都开通了,于是这片地区交通便利,也是大量货物往来的区域,便成为了富庶之地,这一次李儒转借粮草的场所便在这里。

越往北走,斐潜才越清楚诸葛亮那个时候的选择,是多么无奈和悲凉……

荆州一失,诸葛亮失去的不仅仅是大片的土地,更是失去了人才的补充地,川蜀本地的士族和东吴本地士族一样,大都是属于只顾眼前三分地,丝毫不想向外进取半分的人物,所以对于北伐的愿望都不强烈,因此诸葛亮想要战胜地域广大的魏国,攻取陇右,获取陇右的人才支持,便成为了战略上面的重中之重。

陇右地处雍凉,因为和羌胡比较接近的关系,这里的人大多数生性强悍,善骑射,习武功,富有极强战斗力,因此西凉强兵不是浪得虚名的,所以这里也是作战补充兵源的雄厚基地。

所以也有一句话,叫做“关东出相,陇西出将”。诸葛亮兵出祁山,进据陇右,其实也就是为了招览将才,补充兵源……

这么说来,嗯……

斐潜捏着并不太长的胡须,想到了一点什么,不由得摇头笑了两声,然后将毛笔套上了笔套,让黄旭将这些物品收起来,自己面对着青泥水,不免有些感叹。

因此诸葛亮选择了姜维,除了姜维本身的才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除了姜维之外,整个蜀国,便没有任何人可以像姜维一样,对于陇右有强烈的进攻欲望,能够彻底的执行诸葛亮的战略,完成诸葛亮的梦想。

取陇右,取人,取地,取马,休养生息,再取关中,然后和甜党吴国联手,灭了咸党魏国,最后再收拾甜党吴国,一统天下……

如此便川味火锅一统江湖,辣党万岁!

可惜啊……

“君侯,姜功曹来了……”黄旭禀报道。

“有请。”斐潜转过身来,说道。

有意思,刚想到了姜维,结果姜冏就来了……

姜冏名字虽然冏,但是人长得并不冏,相反,倒是相貌堂堂,身形壮硕,又带了几分的儒雅之气,果然不亏是姜维的老爹,模版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