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很多人把这部影片的成功归功于叶秋的营销推广策略上,叶秋也不否认。
不过,在《父亲》的收视率公布之后,倒是有不少专业人士给了这部影片不错的评价。
有着博客才女之称的舒云在新一篇博文中写道:“我一直觉得,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的我们,其实最不应该在意的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士的影评,我们看一部影片,首先是为了什么?别人我不知道,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我们看到一部电影,它能让我们哭,让我们感动,或者产生一些共鸣,我觉得那就足够了。
而当我们去关注那些所谓专业人士的分析,什么镜头,配乐,剧情,剪辑等等,这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讲,你会觉得,哦,好像的确是这样,再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了最初的感觉。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没有看那些所谓的专业的分析之前,你把自己带入电影中去了,你发挥你所能去想象你是主角或者配角,或者是你赞同这部电影的价值观,你热爱那份真实生活的表达,你看见了那份温情,它唤醒你麻木冷漠生活中沉睡了许久的东西。
然后你再去看各种各样的影评,有说好的,有说烂的——他们也许会说,这部电影,剧情老套啦,剪辑不够好啦,画面不够美,配乐有问题啊等等,能成功只是因为叶秋营销策略做的好,说什么,这部影片就是为了赚钱敛财,只知道赚人眼泪啊什么的。
让人纠结的是,他们说的又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好像是对的,这个时候,你可能就晕了,然后就跟着一块儿批判去了,说他们靠煽情赚眼泪,靠做宣传营销打广告敛财,剧情老套啊,演技不行啊等等,看着别人傻兮兮地位这部影片流泪的时候,你就在旁边乐呵呵地笑他们,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这么老套的剧情,蹩脚的演技,煽情,你怎么又被感动了啊?有没有点新意啊?你觉得自己仿佛知道内幕能给人指引前路带来明灯般为他们解读。可是你渐渐忘了某些些东西,也可能不是“渐渐”,是很快。然后你继续你的麻木你的冷漠。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那是你的自由。
但是不管怎么说,请别忘了最初的感动和眼泪——但凡有触动,那就是好的。至于技术和艺术层面的东西,和我们有半毛钱关系吗?
总之我是看哭了,我也懒得再去看那些意料之中的无关痛痒的批判了,我怕我忘了那份痛哭流涕,那份带给麻木生活的触动。”
舒云原本就是从博客出来以后才凭借着其独特的个性的博文火起来的,舒云的博客关注人数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那种,她虽然不是专业影评人,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反而更让观众觉得,她是自己人,而不是那些专业人士。
舒云的这篇博客也不负众望,一发出来,就有数以万计的人点赞。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影评人什么的,其实也就那样,一般票房高的电影,本来也很少能够获得影评人的肯定的。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特别是在越来越不相信权威的这个时代,影评人的批判虽然能影响到一些人,但是更多的年轻人却反而对其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