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姬在长安的事情,夏鸿升并没有急于声张,大张旗鼓的去找人抓人。以幽姬那样狡猾的性格,她既然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闯入夏鸿升的家中,让夏鸿升知道自己在长安,就一定是有十分的把握认为夏鸿升根本无法找得到她。夏鸿升自然不会以为幽姬到长安来就只是为了来跟他大声招呼这么简单,她既然亲自出现在长安,就一定是在长安有什么谋划,而且这个阴谋还会很大,要不然她也不会如今长安的乱党据点基本上瘫痪了的情况下,以身犯险亲自来到长安。
天刚一亮,夏鸿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了徐孝德家中,将此事告知给了徐孝德,让徐孝德保护好徐慧和徐齐贤。幽姬对夏鸿升的人际关系十分了解,夏鸿升担心幽姬会对他们不利。李丽质要么在弘文馆,要么在皇宫之中,身边有大内禁卫保护着,幽姬不会冒险到去动李丽质,可徐惠与徐齐贤二人,身边随从也只有家中的护院而已,最容易被幽姬得手,所以夏鸿升十分不放心。
“贤侄,既然那乱党贼首已经在长安城中出现,那你接下来准备如何做?”徐孝德听了夏鸿升的话,问道:“贤侄不打算将此事报于陛下?”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小侄暂且还未决定下来,不过,贼首既然敢潜入我家中,只为让我知道她如今身处长安,那定然是已经万无一失,不怕被我找到了。如此,又何须去白费功夫。她到长安来,总不会一点儿动作也没有,不若等她自己露出马脚来。”
徐孝德捋了捋胡须,说道:“贤侄还是应当将此事告知给陛下知道的,至于告诉给陛下之后,陛下会怎么做,那就是陛下的事情了。再者说了,若是告诉给了陛下。陛下能更好的对贤侄和家中加以保护。至于贤侄的想法,大可以禀报给陛下让陛下决断。”
“那好,那小侄这便即刻进宫,将此事禀报陛下。”夏鸿升想了想。点点头答应道:“伯伯说的也是,那群乱党的最终目标终究还是陛下,早些告知给陛下,陛下也好早有所防备。”
“好,你且放心去吧。齐贤和惠儿。老夫自会多加派人手保护,贤侄放心,也要保护好自己才是。”徐孝德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从徐孝德府上告辞出来,同易秋楼和齐勇一同到了皇宫门外,二人暂且在外等候,夏鸿升只身进入了皇宫之中,到了太极殿外问明了内侍,却说李世民在东宫丽正殿之中,于是夏鸿升便又去了丽正殿,经由内侍通报之后。进去拜见了李世民。
“夏卿今日所来何事?”让夏鸿升平身之后,李世民问道。
夏鸿升没有说话,只是左右看了一眼,然后又看向了李世民。李世民立刻会意,眉头微皱,然后看说道:“都退下吧。”
王德行礼领命,然后支应着殿中的人都出去,然后自己也走了出去,将门带上了。
“说吧,何时搞的如此神秘?”李世民收起了笑容。盯着夏鸿升问道,他知道夏鸿升让下人出去,一定是所说之事事关重大了。
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臣已经获悉,乱党贼首已经进入了长安城中,如今长安城里面乱党据点已被尽数捣毁,如此关头乱党贼首冒险进入长安城,一定是在筹划什么阴谋。陛下还需要多加小心才是!”
“什么?!”李世民忽的一下站了起来,紧紧的盯着夏鸿升:“夏卿是如何得知乱党贼首已经进京?此消息是否确切?!”
“千真万确。陛下。是臣亲眼所见。”夏鸿升对李世民答道:“昨天夜里乱党贼首潜入了臣的家中,挟持了微臣,不过却并未有做什么,只说是来向微臣打个招呼,然后便又离开了。”
李世民眼中一凝,肃然问道:“只是打了声招呼?”
“是,陛下。微臣以为,这是那个贼首在向微臣挑衅。此人之计谋狡诈,世所罕有,必定极为自负。先前在岐州被微臣摆了一道,心中必定不甘。微臣揣摩,昨夜贼首潜入微臣家中,就是故意向微臣挑衅,想同微臣斗法一番,击败微臣。可乱党之图谋在于陛下,故而臣以为乱党在长安城中的阴谋也一定是针对陛下的,微臣只是附带,并非是只针对于微臣,所以微臣前来禀报陛下,还请陛下多加小心。”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
“真是胆大包天啊,朕不去找他们,居然还敢来长安……”李世民的脸上泛起了一个森然的冷笑来:“也好,既然是自己前来送死,那就让他们彻底终结于这长安城之中吧。”
“陛下,微臣觉得,既然那贼首敢于潜入微臣家中,让微臣知道他们到了长安城之中,那么就肯地不怕微臣去找的。他们一定找到一个十分隐秘的藏身之所,确信旁人找不到,所以才敢如此大胆。微臣以为,眼下咱们应当做好防范便是,并不主动出击,因为极有可能是劳而无所获。不如咱们自己做好防备,同时留意长安城中动向。他们既然潜入了长安城中,那势必不会就这么待着不动,他们肯定不是颐养天年来了,所以必然会有所动作。咱们就等他们自己露出马脚来。”夏鸿升将自己的建议告诉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朕会考虑的。朕会指派一些宫中禁卫去夏卿家中护卫,夏卿只管护好自己便是,这一次,朕要亲自会会他们。”
夏鸿升点了点头:“如此,臣多谢陛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却又忽而一笑,转身从卓上拿起来了一本书来,问道:“夏卿,朕这篇序写的如何?可还入得了夏卿的眼界?”
虽然不知道李世民为何会突然转变了话题,不过夏鸿升却看出来了这一回李世民准备亲自处理这件事情,于是顺着他的话说道:“陛下的序用词遣句自不必多说,其中更是道尽了三国一书之中的历史启发与意义,使读者能够引发深思,从三国之中获取所需之道理。”